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作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重点外宣媒体,中国新闻社积极发挥在长期新闻实践中积累的高端智库思想资源优势,集全社之力,于2020年12月31日推出大型学理型融媒体报道专栏“东西问”。专栏突出学理性,强调针对性,理性探讨东西方交流过程中的重大、突发、热点、敏感问题,致力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华文明有效传播。经过近两年探索,“东西问”专栏累计播发中文稿件逾900篇,以“六度”为主要特点强化学理支撑,扩展了国际传播视域下新闻评论的内涵与外延。
一、立足学理深度,拓展选题广度
自诞生之日起,“东西问”即明确将学理性作为专栏内核,在选题挖掘、议题设置、行文思路等各阶段均强调“学理意识”。用理论支撑评论、用评论表达理论,是“东西问”的鲜明特点。“东西问”的作者群体既包括中新社资深编辑记者,也有多领域中外专家学者,成文过程多经过记者与学者间的智慧碰撞、学理探讨。中国记协发表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提及“东西问”时,称其“整合专家、智库资源,紧扣国际舆论热点,搭建中西文明对话平台”。[1]中新社充分挖掘利用中外智库资源,依托专家学者“最强大脑”,一年多来访谈中外学者、国际人士、各界精英达800余位,集众智、凝学理,在弥补一线编辑记者学理短板、提升媒体人学术素养的同时,将学术界、知识界的一手资源通过新闻转化展示给海内外受众,放大了学术研究成果的大众影响力。
立足学理深度,使“东西问”经得起时间检验。时效性强决定了新闻产品本身是“快消品”,作为“衍生品”的新闻评论概莫能外。在媒介技术迅速迭代演进的今天,“东西问”在创新融媒体传播手段的同时,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理念,通过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本质背后的理论,令新闻评论更具学理支撑。以开栏文章《中国领导人为什么在元旦而不是春节发表新年贺词?》为例,编辑择取热点话题,记者访谈三位知名文化学者,从“元旦”这一来源于中国寓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古老词汇说起,指出“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元纪年,是近代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100多年来以开放心态逐步融入世界的注脚”。文章既追溯了元旦与春节的历史脉络,也讲清了中国领导人在元旦发表新年贺词的历史传统,更表达出“重要的是我们在过节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同时又能开放包容地对待外来文化”的深刻立意,从而超越了时间的界限,能使人常读常新。
拓展选题广度,使“东西问”可读性更强。在分众化、碎片化传播已成趋势,不少受众困于“信息茧房”而难以接受“圈外”信息的当下,“东西问”通过探究冷门知识点、创新话语表达形式、融媒体包装传播等方式方法,促使看似小众的学理性内容得以破圈。以《美国最高法院门楣为何有孔子像?》一文为例,编辑发现“建成于1935年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门楣上,雕塑着孔子像”这一新闻线索后,第一时间与美国分社记者联动,通过查阅大量中英双语文献、实地拍摄视频及图片、访谈美国汉学家求证等工作,令这一鲜为人知却寓意深远的新闻点走入中外受众的视野。再如《谁把“良心”写入〈世界人权宣言〉?》一文,记者充分调动长期关注涉人权报道的知识储备,在张彭春130周年诞辰当日发表评论文章,通过讲述主张将“良心”(conscience)写入《世界人权宣言》的中国代表张彭春生前身后的故事,进而表达出“事实上,将‘良心’等普遍性人权理念写入《宣言》的,是张彭春背后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西方人理解东方人权思想的,不是conscience一个单词,而是16至19世纪中国和欧洲之间长达300年的文明交往与互鉴”的深刻立意。文章播发后被大量转载,网络综合阅读量超200万,让海内外更多读者了解到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二、寻找精准角度,增强论证力度
在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的时代背景下,舆论斗争不可避免成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国际舆论场波诡云谲,实践证明,越是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越是需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
“东西问”直面涉疆涉藏、民族宗教、民主人权等敏感议题,从“实”“史”“势”等角度切入,针对性、说服力更强,往往能在短兵相接的国际舆论场上收获奇效、脱颖而出。
一是讲清事实。新闻报道的本质是记录并传播事实,新闻评论的基点亦应是客观事实。一些西方媒体为抹黑、污名化、妖魔化中国,在设置新闻议程时常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甚至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在回应这些报道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例如,在西方一些媒体借“丁真现象”炒作所谓“汉藏隔膜”等话题时,“东西问”播发《“丁真”的身后,藏族元素真的缺席了吗?》,记者访谈包括藏族学者在内的四位专家,指出这些媒体“谈论藏族就一定要谈论藏传佛教,本身就是一种无知和偏见,是用藏族社会的局部取代整体的概念偏差”。文中的典故、案例、数据都是客观存在的,记者只是通过“告知信息”的方式,将西方媒体滤镜下选择性隐去的真实信息以新闻评论的形式发表出来,即被境内外媒体转载700余篇(次),网络综合阅读量超700万,成为出色的外宣产品。
二是以史鉴今。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东西问”擅长“向历史借智慧”。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之际,“东西问”连发两篇短评。《佩洛西窜访台湾,三个“无法改变”》一文,从台湾问题的历史经纬入手,由古及今,引用大量史实做论据,指出窜访无法改变三个基本事实: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无法改变,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无法改变,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无法改变。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教授撰写专家署名评论文章《佩洛西窜访台湾,如何理解这两个“本质”问题?》,引用《周易》展开论述指出:“从佩洛西窜台和中方采取的应对措施,能读出两个‘本质’:美国霸权不讲道理、不讲信用的本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直秉持正义的本质。”两篇文章播发后被境内外媒体转载近300篇(次),网络阅读量近800万。
三是借势而为。随着近年来英美民主实践暴露出诸多问题,人权丑闻接连被揭,相关话题逐渐成为国际传播事业中一块新的主战场。2021年8月,在阿富汗局势成为全球舆论焦点之际,中新社研判认为,该变局虽属国际问题,但其背后暗含文明的深层问题,不同国家有各自的文明基因,进而决定其发展道路和民主模式,非西方国家通过“直接植入”的方式很难“成为西方”。“东西问”随即推出系列稿件,短评《复制粘贴的“民主”为何在阿富汗“水土不服”?》在“学习强国”App上获“国际问题研究”频道头条展示,另有省级卫视以此文章为题跟进作出评述。
三、着眼文明高度,保持情怀温度
一个国家形象的认知判断,是由一个国家的民众对国家的认知和国际上其他国家对该国的认知共同构成的,随着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变化,这个认知综合判断也会发生变化。[2]中国最受国际民众认可的属性包括“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等。[3]文明既是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的核心要素,也是阐释一系列当代中国观念的原点,建立文明研究话语体系将是当前及未来一个阶段国际传播的重中之重。
“东西问”倡导“文明互鉴,理性对话”,强调以中西比较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文明特质的思维分析问题,以理性辩证的逻辑解答问题。近两年来,“东西问”始终将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根性作为报道的重要课题。例如,为迎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中新社提前策划,紧扣百年党史重大主题,邀请包括哲学史大家楼宇烈先生在内的八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实事求是、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天下大同四个关键词形成系列评论稿和理论稿,从中华文明的视角阐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主题报道中另辟蹊径,凸显人文情怀的温度,引发媒体界、学术界关注,“学习强国”App与“今日头条”App均在首页做重点推荐,境内外涉及相关稿件的报道篇均近200篇(次),网络综合阅读量逾千万。
作为主打学理性、强调文明视野的专栏,“东西问”并未将追求“学理”作为唯一目标,也并非仅停留在文明层面“高谈阔论”,而是始终力求学理性的通俗化表达,用接地气的语言展示文明的不同侧面,讲述文明之间的可感故事及其背后蕴含的共通价值与道理。
2022年北京冬奥会适逢中国农历春节,“东西问”从腊月二十七开始,连续一周推出7篇“年味中国”系列评论。从《西方为何没有春联?》到《冬奥遇上春节,如何激发“文明火花”?》再到《中西方“庙会”有何异同?》,由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元素谈起,将春节的文化魅力、中国人的浪漫情怀、冬奥会的国际舞台有机地融合起来,既凸显出北京冬奥的“文化味”,也放大了中国春节的“国际范”,被境内外媒体转载逾1850篇(次),为实现“有温度”的国际传播新闻评论作出了积极探索。
适逢新时代,中新社“东西问”正继续努力在中西方之间打造“文明互鉴,理性对话”的平台,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积极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为更好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上下求索。
编 辑 陈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