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 研究院中文版pc端> 正文

新华通讯社党组书记、社长傅华:拓展造福世界的幸福路 书写丝路精神时代新篇

2023-10-18 12:14学习时报
分享至: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前的金秋,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十年后的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吸引全球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达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机制成果文件。

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为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是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创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国内国际两个维度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前进方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代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宏伟擘画,饱含着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深厚情怀,彰显了胸怀世界的开放胸襟。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一带一路”这一造福全人类的世纪工程,全力推动这一工程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从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总结历史经验,为新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借鉴;从3次出席“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持续完善“一带一路”顶层设计,到出席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各方共商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大计,再到在多边外交场合和出访中推动“一带一路”项目落地见效,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展现出勃勃生机。

十年来,新华社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权威发布和全球布点优势,运用多语种、多形式、多渠道,全景式展现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发展历程,全方位呈现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果,大力唱响“一带一路”光明论、机遇论、贡献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一恢弘实践,推动世界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共同开创美好未来,必将在人类文明进步史上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深刻印记。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了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共襄盛会,这是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对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投下的信任票,响亮传递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心所向的时代大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着从中华文明对外交往史中汲取智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携手各方共同推进现代化事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远考量,昭示着不同文明之间和平相处、美美与共的正确路径。面向未来,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同所有合作伙伴一道,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一带一路”铺就发展繁荣之路,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正能量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类社会如何走向光明的未来,攸关每个国家、每个人,必须回答好这一时代课题,作出正确的历史抉择。

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动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践行适应时代发展的全球观、发展观、安全观、开放观、合作观、文明观、治理观,致力于实现世界互联互通和联动发展,进一步打通经济全球化的大动脉,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既做大又分好经济全球化的“蛋糕”,努力构建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发展格局,为世界各国走向发展繁荣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实践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新华社联合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信息机构发起“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被列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今年9月,新华社在上海召开第二届“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大会,与各成员机构一道,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经济信息事业,助力各国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目前共享网络已经发展成员机构56家,日益成为沟通经济信息的“桥梁”、促进发展繁荣的“引擎”、增进友好情谊的“纽带”,促进经济信息互联互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一带一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00多年前,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穿越不同时空、跨越不同文明,创造了文明互鉴与文明交融之路。今天,“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共建文明交流互鉴之路,推动形成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十年来,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各国人民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

十年来,新华社围绕“一带一路”促进文明交流组织策划新闻报道,讲好共建国家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媒体和智库合作、民间交往等的生动故事,通过深入采访调研反映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互鉴、文明交相辉映、人员交流往来的生动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遵循文明发展规律,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价值共通、文明成果共享,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让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彩。

“一带一路”致力构建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为全球共同发展实践贡献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曾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介绍:“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在反复思考世界各国应如何在千差万别的利益和诉求中实现共商共享、和而不同、合作共赢。”

作为一个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回望十年的实践与成就,一条清晰的脉络贯穿始终: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这条以“造福世界的幸福路”为愿景的开创性倡议,跳出意识形态对立、地缘政治博弈的冷战思维,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永久和平和普遍安全问题;不走剥削掠夺的殖民主义老路,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目标是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繁荣;超越国界阻隔、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超越发展阶段区别、超越社会制度差异、超越地缘利益纷争,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助力各方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文明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学互鉴,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由思想引领,在实践中充分检验,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共建“一带一路”孕育出一系列更具包容性、普适性、实践性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为解决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全新选择。

新华社作为我国唯一的媒体型国家高端智库,在见证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十分重视深入调研“一带一路”建设实践,努力对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发展、改善全球治理的实践新经验、理论新启发作出更加深入、系统、准确的分析、概括、阐发。我们联合中外智库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搭建合作平台,密切交流往来,形成了扎实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新华社承办智库交流专题论坛,主办“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全体大会,分享智库研究成果,深化智库交流合作。我们还将围绕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发布智库报告,对“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形成脉络、实践成效、理论逻辑等进行深入探究,阐述其因应时代、面向未来的世界意义,既努力为全球发展和治理提供更多启发,也努力推动更多国内外同行共同研究和汲取蕴含其中的智慧营养和思想精华,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实践发展永不止步,我们对人类社会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探索也不会停步。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十年只是序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各方携手同心推动下,我们一定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商、共建、共享,让共建“一带一路”越来越繁荣、越走越宽广。

面向新的十年和更长远的未来,新华社将充分发挥国家通讯社和国家高端智库“双重优势”,继续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深谋远虑和战略构想,阐释好“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原则、方式,解读好“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报道好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充分发挥各类双多边交流合作机制作用,拓展合作渠道,密切交流往来,增进认知认同,凝聚民心民意,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3年10月1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