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 新闻史研究> 正文

地下“尖刀” 新闻“大使” 李炳泉

2019-12-01 00:00·新闻史研究
分享至:
作者:王会

地下“尖刀” 新闻“大使” 李炳泉

在李炳泉近30年的革命生涯中,有过许多身份,如县委委员、支部书记、教员、记者、官员,他是组织学生运动的骨干、坚持地下工作的勇士、和平解放北平的功臣、开拓新华社国外新闻事业的先锋、斡旋在国际新闻界的“大使”……无论担负何种身份、身处何种岗位,他都呕心沥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无疑是辉煌壮丽的党史和新闻史上宝贵的一章。

战斗在国统区的新闻记者

李炳泉,祖籍河北任丘,1919年3月28日出生于济南一个书香门第。1937年,李炳泉高中毕业,适逢七七事变爆发,母亲带领全家逃亡南下,直到第二年秋天到达昆明。在逃难中,他先后报考了六所大学,均被录取,但因战火均未能入学。

1938年秋,李炳泉考入西南联大地质系,他学习优秀,研读马列,曾任校内进步学生团体“群社”副社长,在党组织领导下,他积极配合政治形势开展爱国民主运动。1940年12月,21岁的李炳泉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1年年初,李炳泉奉命疏散到云南罗平县,去开展党的工作。他改名李志引,以县立中学教员的身份为掩护,党内职务是县委宣传委员、城区区委书记。后因泸西党组织内出现内奸,他于1942年辞职转移到重庆。

1943年夏,李炳泉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插班三年级就读。积极参加学运,曾被选为系会主席。1946年春,按照中共南方局“加强北方地下党的力量”的安排,随家人回到北平。考虑到国统区的报纸是我地下党可以用来作为对敌斗争的重要阵地,李炳泉选定记者职业,经西南联大地下党员同学邢方群介绍,于1946年4月底进入阎锡山办的《道报》工作。到1947年年底的一年半时间里,他先后在三家报社工作。尽管记者只是掩护性的工作,但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北平,李炳泉坚持秉笔直书,伸张正义,宣传革命,打击敌人,为当时北平的历史留下了忠实的记录。

在《道报》工作期间,李炳泉主要采访北平社会新闻,以“向阳”为笔名,写了多篇有关北平社会风貌的特写,特别是揭露北平的一些黑暗情况,其中有的还被解放区报刊转载。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写剧评、影评等,曾被聘为《解放》三日刊特约记者。后因《道报》经营不善难以维持,1946年7月,李炳泉随《道报》工作人员转入北平《益世报》,负责采访社会、文教新闻,还编过文艺副刊。

1946年11月,国民党华北“剿总”机关报《平明日报》在北平创刊。经党组织同意后,李炳泉由堂兄李腾九推荐,到《平明日报》任采访部主任。在协助筹办报纸及招考编辑工作中,李炳泉大力安排多位地下党员进入报社工作。在《平明日报》期间,李炳泉的主要任务是审阅稿件,有时也直接采写军政要闻,并仍以“向阳”的笔名撰写影评。

其间,李炳泉率先组织披露和报道了轰动全国的“沈崇事件”。1946年12月24日,北平发生驻华美军强奸北大女学生沈崇的事件,国民党当局“封杀”相关消息。李炳泉得知此事后立即报告党组织,26日中共地下党南、北系学委领导人决定:放手发动群众,作出反应,给美帝以打击。30日,北平各大、中学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斗争迅速波及全国,迫于压力驻华美军不得不进行“审判”走过场,但记者工会限制记者采访。经过斗争,李炳泉等9名记者争取到旁听证。李炳泉自始至终参加有关活动的采访,在《平明日报》上发表了十几篇关于“审讯”的现场报道,对庭审做了尽可能的揭露与批判。这场运动参加学生几十万人,影响巨大,形成了与国民党斗争的第二条战线。①

1947年9月,李炳泉所在党支部遭到破坏,他的社会活动及稿件也引起当局注意。年底,他以生病为由离开《平明日报》,结束了在国统区的记者生涯。他和隐蔽在报社的地下党员同事们不畏艰险,战斗在敌人要害部门,配合助力党的工作,作出的贡献不言而喻。

和平解放北平的功臣

在长期险恶丛生的地下工作生涯中,李炳泉努力奔波付出,写下一段段英勇传奇。

1948年,李炳泉以北平交通大学附属中等技术专科学校中英文教师为掩护职业,在北平继续做地下工作。1948年7月,南系学委领导的职业青年支部成立,李炳泉任书记,指导地下党员适应工作环境,学习业务,广交朋友,开展关系等。后因人员不断增加,成立了职青总支,他任总支书记。

1948年10月,蒋介石为挽救华北政局到北平督战,命令傅作义部偷袭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此前,职青支部密切注意时局发展,李炳泉就曾部署支部成员刘时平关注“剿总”动态,并与他单线联系。刘时平是李炳泉西南联大同学、曾任《益世报》采访主任,有几个绥远同乡是“剿总”军官。1948年10月,刘时平获知蒋介石要傅作义10月28日出兵偷袭西柏坡的情报。他立即向李炳泉作了汇报,李炳泉迅速由地下电台报告给中共中央。当时,我军华北主力部队正在攻打归绥、太原,西柏坡留守部队较少。党中央紧急动员军民奋起迎战,使前来偷袭的国民党先头部队无功而返。毛泽东亲自撰写电讯及评论,通过新华社发表,揭露敌军阴谋,巧施“空城计”,虚实并举使得西柏坡党中央机关转危为安。②作为职青支部书记,李炳泉知人善用,刘时平不负重托,为保卫党中央立下了功劳。

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北平形势紧张,为安全考虑,1948年10月上级通知李炳泉撤回解放区。行前突然接到通知,让他留在北平,参与北平和平谈判工作。原来,此前李炳泉曾向党组织建议通过其堂兄、“剿总”少将李腾九动员傅作义放下武器。党组织将李炳泉从职青支部调出来,专做此项工作。

在李炳泉不断地潜移默化做思想工作的影响下,1948年12月8日,李腾九“冒死”向傅作义进谏。李炳泉受中共北平地下党派遣,两日之后应傅作义之约,由李腾九陪同,与傅作义面谈,双方谈妥派代表出城与中共方面谈判。此后,李炳泉作为北平地下党的代表,直接参加了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谈判,并且先后三次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国共双方枪炮对峙的生死线,为和谈奔波,其中于1949年1月3日,凭记忆当面向傅作义口述了《中央军委关于与傅作义谈判的六点方针》,直接推动了谈判的进行。

历经数轮谈判,1月22日《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正式公布。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在同一天,李炳泉随解放军进入北平,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1951年,在新中国第一部电影——大型文献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中,摄有李炳泉引导崔载之到达平津前线司令部时的场景。

新中国对外新闻事业的开拓者

北平解放后,李炳泉回到熟悉的新闻战线工作。他为人内敛谦逊,从不曾主动向同事提起自己的功绩,在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致力于拓展新华社国外事业,在国际新闻界斡旋,扩大中国新闻界国际影响,被誉为“以记者面貌出现的政治家、外交家”“新闻界‘大使’”“中国记协的奠基人和好管家”。

1949年2月初,李炳泉被分配到《人民日报》做记者,此后先后在《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担任副刊组组长。当时新华社需要懂外文的人,同年9月他被调往新华社任国际部苏联、东欧组副组长。1952年任国际部副主任,负责苏联、东欧新闻报道,并分管国外分社工作。

1958年新华社成立外事部,李炳泉担任部主任。早在1955年,毛泽东主席指示新华社应“把地球管起来”,周恩来总理也多次要求多派些记者到国外,先派记者开路。新华社向世界性通讯社进军,李炳泉负责的外事部承担着拓展新华社海外事业的重要任务。

李炳泉首先大抓驻外记者队伍的建设,并争取在未建交国家做到“记者先行”。通过创办一批外语训练班,专门培训即将外派或回国短期进修的记者,对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同志,采取当即派出或先跟随出国代表团到国外短期采访的办法,在实践中熟悉环境、寻找立足点,以建立驻外分社,一批记者成为中国的“建交先驱”。1959年3月,李炳泉主持起草方案,采取在当地聘请外籍报道员的办法,一定程度解决了在未建交国家派常驻记者困难、出新闻稿更困难的问题。为提高驻外分社业务水平,李炳泉还亲自制订计划,要求分社除一般日常工作的书面汇报外,按规定轮流回国述职,等等。③到“文化大革命”前,新华社国外事业发展迅速,新闻网络覆盖逐渐扩大。

除新华社的工作外,李炳泉还一直兼管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记协”)国际活动方面的工作。1954年,中国记协的前身全国新闻工作者联谊会成立,李炳泉兼任常务副秘书长。1957年3月,中国记协成立,李炳泉又兼任书记处书记。他多次参加或率领中国记协代表团出席国际新闻界会议,在配合国际斗争需要、推动扩大中国新闻界影响、推动亚非拉新闻界团结合作中辛勤付出。

1963年4月24日,旨在发扬万隆精神、促进亚非友谊与合作的亚非记协正式成立。为推动亚非记协的成立,李炳泉多次奔走于北京与雅加达之间,推动印尼记协协同工作。1964年4月,中国驻巴西记者王唯真以及中国贸易工作人员等9人无辜被巴西当局关押。中国记协与新华社联合致电抗议,李炳泉为营救活动多方筹划,发动国际新闻界施加影响,聘请享誉国际的平托律师为之辩护,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营救工作终于获得成功。④

“文化大革命”中,李炳泉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残酷迫害,于1970年5月2日罹难,终年51岁。1978年10月,李炳泉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10月7日,新华社为他召开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乌兰夫、廖承志等送了花圈,400多人参加了大会。历史是公正的,人民的功臣,人民终将铭记。

注释:

①④史建霞:《历史不会忘记》,,载刘可兴主编:《李炳泉纪念文集》,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19、125页。

②③刘可兴主编:《李炳泉风雨人生》,载《李炳泉纪念文集》,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8版,第240、256-260页。

(编撰: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