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 中国记者> 正文

细节:检验“新春走基层”的重要标准之一

2023-03-27 14:03·《中国记者》
分享至:
作者:张虹生

在新闻报道中,细节既是客观事实的准确呈现,也是记者情感关注的对象。细节所提供的现场感和情感指向,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有一种提示、强调作用,更容易引起受众关注,激发情感共鸣。尤其是新闻中的人物报道,借助于生动而传神的细节,让读者似乎可以和报道中的人物“零距离”接触,使他们在细节所描述的特定场景下,与人物感同身受,从而产生一种深切的共情作用。

比如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关于“藤椅上的大窟窿”的细节就很生动:“很多人都发现,无论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桌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在这里,记者犹如拍电影一般,运用远景、近景、特写等一串镜头,再运用诸如“踩”“顶”“揣”“按”等一系列动作,借助于描写所营造的现场感,即刻拉近了新闻人物与受众的距离,一个让人们感动的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形象跃然纸上。在这里,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无疑是那真实自然、生动亲切的细节。

在新闻报道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好某些细节,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在“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中,细节的重要性更为凸显。按照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的要求,记者要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报道,同时,坚持“短实新”报道文风,多用群众语言、百姓视角,客观平实反映基层群众关心的话题、身边发生的故事。显然,这些都需要记者在采访中重视细节。从栏目的要求而言,细节在很大程度上是判断新春走基层“走”得扎实不扎实的标尺之一。“新春走基层”是否真正走了,是否走得深入,稿件中是否有细节是检验的标准之一。

走基层,自然要写所见所闻,记者参与情景、走进现场是报道必备。要生动展示,写出现场感,情景描写就不可或缺;要让报道有真实感,不造作,报道有温度、亲切自然,就不能缺少细节。同时,走基层要展示“喜人景象”,即在记者所见所闻的基础上,写出让人感动、新鲜的故事,那么记者在采写过程中就要有感情注入,报道在真实性、现场感的基础上还需要具有感染力,而细节的特性无疑是感情的合适载体。记者能在细节里负载真情,让报道产生感染力,拉近读者与现场的距离。总之,对于走基层而言,细节具有强烈的现场感,逼真直观,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着浓浓的共情作用。

在笔者观察的1月8日至1月18日新华社采用较好的走基层稿件中,很多都点缀着生动的细节,使这些稿件既有亲切自然的真实感,又有充满温情的感动,还有与受众共鸣的情感力量。比如,在稿件《村医老刘有了第三个“家”》中,记者写道:“40多年村医生涯里,老刘负责的8个村、近600户人家,不知走了多少遍。老病号的家门朝哪儿,鸡窝在哪儿,他都门清儿。为打消村民的顾虑,老刘给村民许下了‘24小时接诊出诊,有钱没钱都看病’的承诺,就这样,几十年来医药欠费条攒了2000多张。”记者通过运用一组数字多层次展现了老刘的村医生活:看病极其辛苦(负责8个村、600多户人家)、为乡亲们看病次数多(老病号家门朝哪儿、鸡窝在哪儿都熟悉)、看病尽心尽责、不计得失(2000多张欠条)。这一个个细节就把村医老刘的生动形象展现出来,显得真实、自然、亲切,又让读者发自内心地感动。

再如《“灯笼村”里忙新春》,也有藁城宫灯制作艺人白军平制作灯笼“忙”的细节:“‘闺女网上接订单,我负责制作。大红灯笼吉祥又喜庆,最近1个多月我做了35个,三四米的多,也有六米的,最忙的时候三天三夜没合眼。’谈起灯笼,白军平脸上满是兴奋。”这些细节透视着很多大动向:从国家层面而言,是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节,带有喜庆气氛的灯笼销量猛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过年的喜庆欢快和幸福;就灯笼制作者而言,忙中有喜庆有欢乐有兴奋。

尽管“新春走基层”中,记者发现了很多精彩细节,但引人共鸣的动人细节仍然不够多。在保持“新春走基层”稿件数量的同时,发掘更多动人的、易引人共鸣的细节,无疑是提高其质量的一种方式。稿件中细节的缺失,可能同以下原因相关:处于过年过节的特殊时间段,有的采访不深入,流于形式,仅仅做例行公事的蜻蜓点水式的急就章;记者抱有某种思维定式,未调查分析便已有结论,比如对某一采访对象所固有的呆板形象等;记者在采访中没有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没有感同身受,依然保持着与新闻事实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这些方面都让记者很难发现精彩的细节。

新闻走基层一个“走”字道出了记者亲身亲历、走进现场的重要性,但到了现场,不一定就能写出有现场感的报道来、写出生动感人的细节来。试想,记者虽然到了现场,但只是“蜻蜓点水”一般走了个过场,看几眼、聊两句就匆匆离开,缺少沉浸式的采访过程。这样的“新春走基层”,只是身体到了现场,走马观花,例行公事,必然写不出来能打动人心的细节。如果走基层只满足走进现场,而没有观察思考和独特发现,没有让人产生共鸣的情感,恐怕很难采写出高质量的作品。

记者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也会干扰对新闻事实的生动采写,导致记者不易写出鲜活生动的细节。比如,有的记者眼中农民的呆板形象:无论脱贫,还是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全是用“农民数钱”这一动作来表达,且不论数多少钱,都不约而同地“合不拢嘴”。关于农民描写的这种固化形象,是记者没有进入现场,就已经先入为主、理念先行的结果,当然不能发现新鲜的素材和生动的细节。其实每个农民表达喜悦的方式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景所表述的动作也各异,进入采访现场,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事实和人物身上寻找差异,善于观察和思考,在特定、具体、独特上下功夫,才能写出让受众关注的生动细节。

没有感情投入同样写不出让受众共情的细节。记者在采访现场首先被打动的应该是自己,不能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如何让读者感动。试想,记者如果对现场、人物没热情,感情上隔一堵墙,端着架子,高高在上,没有俯下身去,就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报道。

一篇报道,受众只有在愿意读、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接受其事实和情感,受其影响和感染,并最终接受报道中传达的思想。在新春走基层中,无论稿件篇幅长短,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能对一篇报道的影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好的新闻,一定是“走”出来的,只有“俯下身、沉下心”,才能察实情,采访对象才会和你讲出心里话,报道中才能流淌出更多打动人的细节,记者采写的作品才能让观众动真情。因此,发现更多拨动人们心弦的细节,我们的新春走基层报道就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品、更多的精彩。(作者单位:新华社国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