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 中国记者> 正文

在土耳其报道救援的240个小时

2023-03-27 14:03·《中国记者》
分享至:
作者:武思宇

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发生7.8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月7日至17日,我作为新华社唯一记者跟随中国救援队从北京出发奔赴土耳其。救援队克服余震、严寒、后勤物资供应紧张、交通不便等各种困难,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成功实施多起救援,而我则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了他们彰显人间大爱、展现中国担当的感人故事。

一、这里有敲击声

北京时间2月7日中午11时,我得到任务将与中国救援队一起同行前往土耳其进行救援,当天下午我便收拾好行囊前往机场。凌晨,我们一行82人乘坐包机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赶赴土耳其。经过8小时的飞行,我们于当地时间8日凌晨4时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抵达土耳其后,救援队马不停蹄赶赴地震重灾区哈塔伊省执行搜救任务。

从机场出发两个小时后,路况开始变得复杂,响着警笛的救护车辆不断从身边驶过。进入哈塔伊省后,倒塌的楼房随处可见,受灾的人群在路边等待救援和补给。当时,救援队员们和我只有一个念头:“尽早到达目的地,尽快展开救援行动,并将这一场景第一时间报道给国内读者和国际社会!”

我们来到的第一个救援现场是一栋8层的公寓楼,地震已经让这栋公寓楼面目全非。第二个救援现场在这座公寓楼所在大街的另一端。遇难者家属撕心裂肺的痛哭、遍地的残砖碎瓦都在不断提醒我,这些废墟都曾是一个个被叫做“家”的地方。

我们头顶是呼啸而过的直升机,耳边始终回荡的是救护车急促的警笛声,偶尔还会有零星的枪声,地上也散落着各式弹头。

从两个救援地点来回一趟,救援队员的脚底已磨出了水泡,他们穿戴的防护手套也早已磨烂。为最大限度拯救生命,救援队员决定在两个地点同步开展救援作业。救援现场,急救车的警笛声、大型工程车作业的声音此起彼伏。但也经常会出现全场突然静下来的瞬间,我甚至能听到身边救援队员的呼吸声,那是他们正在进行紧张的生命探测。尽管久经沙场,但此次救援现场之惨烈,仍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救援队员们的神经。当一位得子不久的年轻队员亲手挖出母亲怀抱孩子双双遇难的遗体时,情绪有些崩溃。但几分钟之后,他便调整心态,以“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救出仍在废墟下的母亲和孩子”的决心和勇气,再次投入到危险而繁重的救援工作中。透过镜头,我看到,在这样的人间炼狱中,正在熊熊燃烧着的,除了取暖用的火堆,还有顽强的求生意志和救援斗志。

有一次在赶赴现场的途中,由于部分道路中断,救援车辆将原本狭窄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我们决定徒步前往作业点。小跑近半个小时到达作业点后,队员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由于连续作战,大家的体力几乎用尽,有的队员双手一度颤抖到无法控制。但一听到“这里有敲击声”的呼喊,大家立刻打起精神,迅速展开营救,探测、破拆、救助……绝不放弃每一个生命迹象,绝不放松每一次救援行动。震后80小时,100小时,150小时……当中国救援队队员的橙色身影从一处处死亡的废墟中,救出一息尚存的生还者,当听到幸存儿童玩闹的欢笑声与成年人的抽泣声交织,我用自己的眼睛和相机记录下那一刻的时候,才明白生命延续所带给人的宽慰。

在土耳其期间,中国救援队累计出动救援人员21批次、308人次,搜索评估建筑87栋,排查总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共营救被困人员6人,搜寻遇难者11人。

作为新华社唯一随中国救援队抵达现场的记者,我以消息、特写、日记、Vlog等形式为相关编辑部发回各类稿件150余篇,在各供稿线路播发中文通稿和音视频150余条。其中,《中国救援队与土方共同救出一名孕妇》《(震中日记)中国救援队连夜奋战拯救生命》《余震之中“逆行”》等稿件采用量都在900家以上。同时,为新华社微博、微信公众号、新华网抖音账号、社内各新媒体终端供稿40多条,参与中英文视频直播15场,总浏览量超2.1亿。

二、当地居民为我们点起火把取暖

在土耳其报道救援的240个小时,我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深刻含义。短短几天,救援队与当地民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夜晚,天气变得愈发寒冷,当地居民为我们点起火把取暖。走在街上,遇到曾共同作业的其他国家救援队时,彼此会停下友好地打招呼。有被营救的幸存者家属专程赶来向我们致谢。我们从哈塔伊体育场营地撤离前,将食品、饮用水、部分帐篷等生活物资及全部医疗物资留给灾区,作为对灾区民众的一份心意。

高烈度的地震,对人类是巨大的灾难。越是在危机时刻,越能亲身体会到什么是守望相助、患难与共,什么是风雨同舟、有难共当。很多当地居民眼含热泪、感激地对我们说:“中国救援队辛勤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解救了我们在地震中的受困者,展现了人间大爱。”在送别中国救援队时,土耳其外交部高级官员伊斯马伊尔对中国救援队表示深深感谢。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刘少宾表示,此次中国国际救援队肩负使命,不远万里来到土耳其参与救援,体现了两国人民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友好情谊,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三、余震中紧紧拉着我的手

作为一名年轻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遭遇战”中要努力打好“主动仗”,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深入挖掘鲜活的新闻事实。

在土耳其的240个小时,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社领导与部领导对我关爱有加,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舞;国内部的同事们通过各种方式关心我、指导我;新华社伊斯坦布尔分社的沙达提、王峰熟悉当地情况,我们通力合作。记得有一次,我站在三层楼左右高度的建筑废墟上进行拍摄,因为余震影响,我险些从楼上跌落到满是建筑钢筋的地上,如若摔倒跌下,很可能就被地上钢条刺穿身体,分社摄影记者沙达提不顾自己的安危,紧紧拉着我的手,生怕我发生意外。我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离不开新华社大后方的托举和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分社的帮助。

这次特殊的报道经历,也让我更加明白新华社记者担当的光荣使命。在我十多年的记者生涯里,从没密集见过如此多生死。在前方工作期间,条件异常艰苦,每天工作需要消耗大量体力,不管是救援队员,还是医护人员都在坚守岗位。当余震等危险突如其来时整个人是懵的,但是大家恢复意识、确认安全后的第一反应还是想着继续工作。求生是人的本能,而追求并践行职业精神,也是新华社记者的“职业本能”。今后,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昂扬的职业精神守好土、尽好责。(作者单位:新华社国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