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 研究院中文版pc端> 正文

精准传播·话语构建丨“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实录之一

2023-06-09 17:15·《中国记者》
分享至:

6月8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分论坛之一“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在深圳举行。

在新华社国际部主任倪四义主持的沙龙对话之一“精准传播·话语构建”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丁时照,人民日报“侠客岛”负责人张远晴,CGTN新媒体部主任张施磊,公众号“明叔杂谈”负责人明金维,围绕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创新进行交流分享并展开讨论。

一、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加强原创性中国话语研究,构建中国指标体系

西方话语围剿中国制度、中国道路的核心范式是“民主与专制”。而什么是民主、什么是专制,是西方一家界定的。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个范式进行釜底抽薪的重构——如果世界上的政治制度只能分为两大类的话,那只能是“良政还是劣政”。西方“普选”的形式民主越来越走不下去,良政才是实质民主,也是民主要实现的目标,这就对西方话语形成了降维打击。中国还应该形成自己的指标体系。西方传统量化指标中,任何一个细微变化都会导致整个结果的变局,中国有很多很好的来自传统的定性定位方法,讲究大道至简。

二、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丁时照:高质量传播,就是价值传播、有效传播、快乐传播

好的问题往往藏着好的答案,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创新的答案就藏在系列沙龙的名称和大家的讨论当中。“精准传播”是我们的方式方法,而“话题构建”是我们的内容定位,好的方法、好的内容才能有好的传播。

当前,我们的国际传播仍然存在内外不平衡、“遍撒胡椒面”、与综合实力不匹配等问题,亟需提高传播效能,实现高质量传播。首先是价值传播,要理直气壮地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其次是有效传播,重点在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物来说,要有90%的人把90%的精力花在“四个屏”上——手机屏、平板电脑、电脑、电视;就人来说,核心就是要分众,最主要的就是精准传播。最后还要快乐传播,要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起来。

三、人民日报“侠客岛”负责人张远晴:传播也是一种供需,要勇于发出“第一声”

做好国际传播,要回到传播的原点,思考什么是传播。传播就是供需关系,你想知道的事,我能告诉你,我想告诉你的事,你愿意听,不是一厢情愿,而是两情相悦,这就是有效的传播。当然,不是说完全被牵着鼻子走,就跟开饭馆一样,首先要让客人吃上瘾,然后才能谈我做什么他们吃什么的问题。

在谈话语创新之前,还应该思考一个基本问题:国际社会关心的热点,我们国内媒体是不是及时回应了?在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中,发出第一声很重要,那是在抢夺事件定义权,也是在抢占道义制高点。在这方面,中国媒体应责无旁贷冲锋在前,不能等人家打上门了,还一声不吭,显得理亏气短。在这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增强斗争的意识和勇气。

四、CGTN新媒体部主任张施磊:做好国际传播的“三破三立”,聚焦重要性、颠覆性、创新性

国际传播工作该怎么去“破”和“立”?关键就是破秩序、破围堵、破束缚,立格局、立表达、立效能。其中,“立表达”的部分就是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要讲中国“好故事”,更要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体系,对此,我们需要聚焦国际传播话语策略中的重要性、颠覆性、创新性、相关性、价值观等问题。

五、公众号“明叔杂谈”负责人明金维:破除三种迷思,增强国际传播自信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中国必须拥有与一个世界性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在美西方长期“霸占”国际舆论场的情况下,这既是我们的痛点,也是很多人一直努力的方向。

加强国际传播,应首先破除三种迷思:一是只盯着西方的主流媒体、主流政客,二是过于聚焦美西方国家,三是认为国际传播只是媒体的事情。在美西方内部的舆论场,要努力做到直接面向美西方国家的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在国际社会,努力做到更多面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同样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在全球舆论场,发动有条件的中国媒体、中国企业、中国机构和普通中国人一起参与国际传播,走一条“人民战争”之路。

本次分论坛共设置“精准传播·话语构建”“深度融合·技术赋能”“创新迭代·赛道转换”“智库发声·聚合发力”四个对话沙龙,来自中央新闻单位、国家高端智库、省市宣传部门、高等院校及新媒体业界的专业人士及知名专家将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