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京华 王会
“新华体”是对新华社新闻报道基本文体的一种习惯性说法,是新华社在长期新闻实践中逐渐形成、完善,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由于新华社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新华体”也成为中国新闻界一种有代表性的文体,对国内媒体新闻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新华体”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征
“新华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见于一些非正式的提法,后来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采用,在一些辞书中也收录了相关辞条。
如1993年出版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将“新华体”的特征描述为:“消息简洁,文字精炼、篇幅短小;善于用事实解释事实,很少空发议论;层次清晰,尽量做到一个事实一段,消息中段落过渡自然;稳健中见权威,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注重通稿的信誉;善于抓大问题,关键性问题,重大事件的报道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主题开掘深刻。”2014年出版的《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则对新华体做了如下界定:“段落安排仅为导语、主体与结尾三段式的消息结构形式。因为新华社首先并习惯采用,故名。”
对于“新华体”的概念,还有一些其他表述。如有人认为:“‘新华体’是一种由新华通讯社所创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形成和不断改革发展的、符合中国国家通讯社传播特点的主流新闻文体。它是我国新闻事业中最为完备的一种文体,对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文体影响深远。由于它随着时代变迁而嬗变,因此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新华体”作为一种有代表性的新闻写作范式,曾在新闻学界和业界引起讨论。1998年第12期《中国记者》杂志以“通讯社产品的特色与魅力”为专题发表了一组文章,这是新华社较早就“新华体”做出解读。在《新华社基本文体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中写道:“‘新华体’即新华社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被人民群众所公认的包括新闻、通讯、评论在内的各种写作形式。”文章还指出,“新华体”是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的,有着自己的成功和不足,但总是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不断适应着时代的潮流。一些同志发表的相关文章中,提出了对于“新华体”的基本看法,如“‘新华体’实际上是我国新闻界长期新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的新闻写作体式,一种优良的新闻文风”等。
从以上这些论述及其他有关“新华体”的文章中不难看出,“新华体”具有以下几个较为公认的特征:1.具有权威性、广泛性和代表性,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一种新闻报道文体,对我国新闻界的影响较大。2.事实清楚,语言文字简洁明了,框架层次清晰、重点突出。3.是新华社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形成的,并且随着时代发展仍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二、“新华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般认为,“新华体”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确立全国性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新华体”积极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1.革命战争时期“新华体”的形成
战争年代,新华社广播稿要供各根据地和解放区报纸刊登,且发稿线路容量有限,这就要求文字尽量简洁,在日常工作中新华社积极借鉴吸收中外新闻工作经验,不断规范新闻写作,“逐渐形成了严谨规范、通俗流畅、简洁明快的文风和特色”。
消息是新华社的最主要产品之一,构建了“新华体”基本特征,消息文体的变迁,很大程度反映了“新华体”的发展历程。红中社时期,其报道内容主要为发布苏维埃中央政府的重要文告和法令,以及红军战报和苏区建设情况等,体裁多以消息、战报、通告等为主,在写作上重点要素突出,语言平实简洁。如1933年9月8日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湘赣》刊登的“红色中华社电”《红军消灭万安寨匪》,全文仅20余字,这类战报新闻在当时红中社广播中占了很大分量,具有一定典型意义。
进入全面抗战时期后,新华社报道水平大大提高,作品体裁渐渐丰富,除了消息、战报、通告,还采写了大量通讯、述评等,报道风格初步确立,“新华体”逐渐形成。其中,以消息文体发展最具有代表性。首先,消息写作不断规范,确立了真实、准确、简洁、生动,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的报道风格。特别是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忠实、精确、生动、迅速地报道,用群众语言来写新闻,努力改进文风,成为记者编辑共识。其次,注意新闻要素进入标题,重视新闻导语写作,形成层次清晰的消息结构。早在1943年新华总社就曾专门指出导语写作基本要求。此后在“最重要的内容,应放在最前面,重要新闻要有导语”“新闻要说明必要的背景”等系列指导和要求下,新华社消息在标题、导语、结构上逐步形成与现代消息类似的写法。再次,突破一事一报的消息格局,集中报道某事件、有系统的分析概括的综合报道不断增多。如1941年5月,延安《解放日报》以《八路军酣战华北各地》为题发表了一组新华社报道,综合了几个抗日根据地的战斗情况,每条消息少则七八十字,多则两百余字,对战斗的描写较红中社时期更为生动具体。1948年11月,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消息《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其“导语—背景—主体”的写作模式,推动了新华社综合消息基本写法的形成。
“新华体”的形成,得益于新华社不断开展业务探讨和研究的传统作风。早在红中社时期,就曾创办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介绍采访、写稿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新华社开启新闻改革,奠定了“新华体”的基本风格。1945年《解放日报》发表博古撰写的《从五个W说起》社论,推动了对消息写作基本模式的认识。抗战胜利后,1946年新华总社发出公开信《把我们的新闻事业更提高一步》《电讯要简练》等,在报道和写作方面提出改进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新华体”的写作模式。1947年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和《晋绥日报》就报道中的“客里空”现象,开展了关于新闻真实性问题的大讨论,新华总社连续发表编辑部文章和社论,有力地推动了解放区新闻界反“客里空”运动的普遍开展,在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对“新华体”风格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誉为“新华社首席记者”的毛泽东影响最大。毛泽东对于新闻工作的一些指示和要求,成为“新华体”的常用写法,如“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请注意写些综合报道”等。毛泽东还为新华社撰写和修改了大量新闻作品,直接影响了“新华体”的文体特征,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消息稿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等评论,都是“新华体”的典范,被记者编辑广泛学习。1948年到1949年间,新华社在西柏坡工作时,曾就近接受中央领导同志的指导,编辑部人员“不但提高了政治和理论水平,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还提高了新闻写作和文字表述能力”。
2.新中国成立后“新华体”影响扩大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成为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受权发布中央人民政府的一切公告性新闻和涉外新闻,并负责向全国报纸和广播电台提供国内和国际新闻。这为“新华体”的全国性影响奠定了基础,“新华体”成为我国新闻采写的一种成熟写作范式。
新华社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写作方面的学习运动,以提高编辑记者业务水平,推动了“新华体”水平的提高。1951年,新华社开展练笔运动,以消灭稿件中的错误和文字冗长等毛病,培养严谨作风。1953年12月,新华社就新闻写作提出八条要求,并展开学习新闻写作活动,在全社树立起钻研新闻写作的风气。
1953年3月,新华社明确提出建设消息总汇的总任务,提出应以发新闻为主,同时也适当地发些通讯。在此发展方针下,新华社着重加强消息类新闻的采写播发。消息在前期发展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概述式导语和时间顺序主体相结合的主要形式。与西方的倒金字塔结构相比,新华社消息在主体部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作,而非西方的按照内容重要性递减顺序排列。这样有效借鉴中国叙述模式和外国新闻模式的结构,一方面重要信息往往在导语或前几段,便于读者快速获取信息和编辑提高编稿效率;另一方面,符合国人长期以来接受的叙事模式,尤其适用于重大时事新闻,能将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在叙述中突显出来。
除了消息之外,这一时期还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新华体”佳作,如通讯《英雄登上地球之巅》《“一厘钱”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
3.改革开放后“新华体”的革新
在“文革”中,新华社积累下来的优良文风受到很大破坏。改革开放后,新华社强调改进新闻写作和文风,“新华体”从选题范围、报道方式、写作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突破和创新。
1981年,习仲勋对改进新华社宣传报道提出五点希望:真、短、快、活、强;1982年,胡乔木在写给穆青的信中提到,新闻要新、短、多、广,为新华社新闻改革指明了具体方向。新华社着力增加新闻信息含量,报道强调以新为主,增强新闻时效,开拓报道领域,重视可读性。
1982年,穆青提出“散文式新闻”,成为“新华体”改革突破口。一批记者开始了革新“新华体”的努力,如郭玲春创新会议新闻写法,采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等,成为文体创新的代表作。此后,穆青又提出“视觉新闻”“实录性新闻”等新闻理念,为“新华体”乃至整个中国新闻文体改革作出有力推动。
世纪之交,针对网络时代受众需求新变化,“新华体”在消息报道方面坚持从报道好新闻、服务好受众两个维度创新。围绕提高时效,出现了“快讯”“滚动新闻”“倒计时”报道等文体。在1997年三峡工程长江截流报道中,借鉴直播方式,向国内用户滚动播发快讯28条,为电台电视台晚报服务做了有益尝试。
1995年新华社在全社开展“抓作风、改文风”活动;2002年和2011年,新华社积极响应并创新实践“三贴近”“走转改”的新闻改革活动,在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写出了一批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在新闻实践中不断为“新华体”注入活力。
这一时期,新华社涌现出了一批思想深刻、形式新颖、写作精致的优秀作品,如《鱼水新篇》《中南海的春天》《关于物价的通信》《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别了,不列颠尼亚》《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
4.新时代“新华体”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日新月异的传播格局,新华社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华体”权威、及时、简洁、易读等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并且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华社在“守正”与“创新”中固本培元、进取图强,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守国家通讯社的品位和格调,采写播发了大量扛鼎之作,如《砥柱人间是此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百年风华:读懂你的样子——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等。新华社还在全社开展精品报道、“清新文风”范文评选,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增强对文风的锤炼,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浓郁生活气息的精品力作,如《生命,为祖国澎湃——追记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等。
新华社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积极探索新的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新华体”创新发展呈现新的样态。2014年底,新华社开设“新华全媒头条”栏目,按照传统线路和新媒体终端的传播要求,在同一主题下进行分类采写、适配制作、多元发布,形成全媒体合力。2016年新华社推出“太空日记”系列报道,邀请航天员为“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成为新闻史上未曾有过的大胆尝试。2019年以来,在空间大数据采集、加工和媒体应用方面持续探索,推出系列卫星新闻爆款产品。
新华社强化互联网思维谋划内容创新,增强运用新载体、新形式、新表达,推出一大批创意与技术融合、线上与线下打通的镇版刷屏之作,为“新华体”树立起新的标杆。其中,既有“高大上”让人感觉“燃”的作品,也有“小清新”让人感觉“暖”的作品,兼具主流态度和情感温度。“新华体”不断呈现出朴素有温度、清晰有思想、简明有亲切感、鲜明有号召力的特点。近年来,新华社推出《红色气质》《心中的牵挂》《大道之行》《望北斗》等众多立意深刻、表现新颖、传播现代的微视频,探索重大政治主题故事化、可视化,把“高大上”讲得“走心”、感人,产生了“现象级”传播效应。
新华社在报道的话语表达上也作出大胆探索。2013年月球车玉兔系列微博以大的新闻事件为背景,以拟人化的语言,树立了传播领域一个成功典型。2017年6月21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表消息“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简洁精炼,同时利用自媒体传播优势,以及与受众持续良好的互动,形成现象级传播,“刚刚体”引来大量评论、围观和学术研究,并被广泛效仿。
三、“新华体”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新华体”在我国新闻文体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新华社在党和国家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地位是相映成辉的。“新华体”随着新华社新闻稿的广泛传播,不断深入人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在不同历史时期配合党的实际工作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革命战争年代,新华社报道通过无线电波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传向全中国、传向全世界,这种独特的影响与作用,是其他形式的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为适应无线电台播发的需要,新华社稿件一般都篇幅短小、文字精炼。“新华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写作形式和方法,也使得新华社的新闻报道能够深入人心,达到“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传播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成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播发的新闻被国内外媒体广泛采用,产生了很多名篇佳作,有力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并且仍在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2.对全国新闻文体影响深远,形成一种成熟的新闻写作范式
新华社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和风格,对于国内其他媒体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早在红中社时期,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报刊就普遍通过电台抄收红中社播发的新闻,其写作风格不可避免地对根据地报纸产生了一定影响。战争年代新华总社发出的很多业务通报,不仅指导了新华社地方分社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对根据地和解放区新闻战线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推进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和树立新的文风发挥了极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代表整个国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布新闻,报道的文体和风格,也开始影响到更多新闻媒体。新华社的业务刊物《新闻业务》《中国记者》等,以及《我们的经验》等指导新闻写作与实践的图书,成为新闻界学习的重要参考材料。新华社开展的练笔运动、消灭错误运动、学习新闻写作活动等,也为全国新闻界争相效仿和学习。随着新华社影响力的与日俱增,“新华体”也在全国拥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消息写作方面,树立了较为成熟的写作范式,影响深远。
3.不断改革创新,更好发挥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一种文体只有保持活力,保持生机,才能不断前进。“新华体”的不断革新,一方面体现了时代特色,另一方面也是适应用户的需求,这是符合通讯社业务特点的。时代在变,传播格局和生态也在变,作为为媒体提供服务的通讯社,更应主动求新求变,这样才能发挥好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需求发生深刻变化,为“新华体”重新焕发生机提供了发挥优势的难得机遇。一方面,新闻信息传播呈现移动化、轻量化、碎片化特征,消息报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新华体”权威、准确、简洁的基本风格,适应受众在海量信息中以快速浏览为主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新时代,阅读渠道多元化,时效竞争更加激烈,“新华体”及时、有效、全覆盖的特性,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面对传播环境的新变化、新挑战,新华社积极开展媒体融合,新闻报道内容和手段越来越“接地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刚刚体”的爆红,系列爆款微视频产品的刷屏,网络直播报道的火热跟帖,以及精心打造的具有全媒体报道特点的融媒态报道等,都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也带动了全国新闻界不断探索创新新闻表达方式和手段,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综上所述,“新华体”是新华社90年历史在新闻写作与报道形式、文风等方面基本反映,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与时代特征,并处于不断改革、嬗变的过程中。由于新华社国家通讯社地位,使得“新华体”对全国新闻界具有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而言,“新华体”实际上是党所领导的新闻战线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的新闻写作体式和文风的突出代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华体”发扬传统优势,积极采纳符合新时期需求的新样式、新表述、新呈现,必将焕发新的活力,体现更多的时代精神和特色,走向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