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 新闻史研究> 正文

“唯思乱处写新闻” 孙 振

2019-12-01 00:00·新闻史研究
分享至:
作者:王会

“唯思乱处写新闻”  孙 振

孙振16岁参加革命工作,18岁进入新华社,一干就是42年,担任过校对、记者、编辑和各级领导职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冒着枪林弹雨,穿越严密封锁,坚持艰苦卓绝的敌后新闻报道。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年代,始终坚持原则,把做好新闻报道放在第一位,带领分社、部门走上新闻工作正轨,组织采写了很多具有重大影响的报道。几十年如一日投身采访、写作,一篇又一篇新闻、通讯、评论接连问世。他是一名真正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优秀记者和业务领导。

革命工作中开启新闻生涯

孙振,原名孙正德,笔名余之晨,江苏靖江惠丰人,1926年2月10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41年,进入培养抗日干部的靖江师范学校读书,并于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选为学校学生会主席、青年解放团支团长。1943年毕业后,孙振被分配到靖江县公安局工作,干过书写工作报告,审讯汉奸土匪,押解犯人,书写处决汉奸布告,秘密联络统一战线的帮会、伪军等多项工作,同时兼任靖江县委实验乡工作队队长,参加减租减息、开办农村冬学、组织民兵、动员参军、反对敌人清乡扫荡等工作。这些工作经历先后被孙振写成新闻,当时敌后报纸《江潮报》经常采用。①

1944年,日本侵略者加剧对抗日根据地清剿扫荡。为了加强敌后苏中三分区的新闻报道,新华社苏中分社在如皋、靖江、泰兴、泰安等地区的每个县都选调一名记者,成立了新华社苏中三支社,和苏中三地委的《江潮报》一起办公。当时选调的记者,都与当地的党、政、军、民有着密切联系,对当地的地理地貌也比较熟悉,这样工作起来方便,也能减少伤亡。②由于在靖江县实验乡的工作经历和新闻报道经验,孙振于这一年光荣成为苏中三支社的一员,从此投身新华社新闻报道事业,一干就是几十年。而战争时期艰苦环境的磨炼和不同岗位、不同性质基层工作的实践,也铸就了孙振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优秀品质。

重建苏中解放区敌后报道

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破坏国共两党的和平协议,派兵大举进攻苏中解放区,苏中解放区海(安)泰(州)以南地区的军民斗争陷入极端困难中。新华社苏中分社在完成了著名的“七战七捷”的报道任务以后,奉命随军转移到地广人稀的黄海之滨,在海滩草地中暂时隐蔽休整,敌后新闻报道一时几乎中断。为重建和发展苏中敌后斗争报道,鼓舞苏中南线300万军民斗志,新华社决定成立泰州支社,孙振为负责人。孙振和记者徐文、电台收发报工作人员徐文亮等五人,携带收发报机和手摇发电机,在军分区一个连队护送下,晓宿夜行,穿越封锁,于1947年春节前后进入当时孤悬敌后的海安县(紫石县)。他们以当地的农村水网作为隐蔽活动的根据地,利用茂密的树林竹枝做掩护,在树丛中架设电台天线,轮班手摇发电机,开动收发报机,从空间撕开敌人封锁,建立了唯一一条海泰线以南的新闻报道渠道。③

1947年秋,孙振深入女英雄高凤英牺牲和生前战斗过的姜北区,和当地游击队员同吃同住同乘一条小船,深入采访高凤英战友和当地群众,期间多次遇到险情,曾在敌人搜寻下隐蔽在芦苇丛中一整夜。历经一个月时间,创作出近8000字的长篇通讯《女民兵英雄高凤英》,当时《紫石大众》报破例分7天连续刊载,新华社也精编播发,华中新华书店出版的《不屈的斗争》一书专门收录。同一年,沿江一代许多部队干部转移到泰州支社所在的水网地区暂时休整,孙振来到他们驻地,采访他们的斗争故事,写作了《敌后革命之家》《泰兴县长叶棣青》《县长遇害之后》等新闻通讯。1948年11月,孙振参加了第一次解放姜埝战斗的采访,这是他最后一次进行军事斗争报道。④

随着苏中南线斗争的胜利发展,泰州支社从五人发展到三十多人。1949年10月,泰州支社与苏中地区其他支社组成苏北分社,孙振担任苏北分社记者,采写了《治淮导沂后的苏北平原》等一批报道。

唯思乱处写新闻

1953年新华社江苏分社成立,孙振先后担任分社采编委员会委员、采编主任、副社长。1960年冬,时任江苏分社副社长的孙振,在因营养不良引起肝肿大疾病未除的情况下,坚持出院和摄影记者周庆政到江苏省春荒最为严重的淮阴地区采访。在深入走访几十个村庄后,他冒着极大的风险,把在灾区耳闻目睹的一切,实事求是地写成内部参考报道。导语是这样说的,“我们从古书上知道的骨瘦如柴、路有饿殍的情况,我们现在在这里见到了”。省委书记心情沉重而又善意地告诫他,“你找死啦”“你不怕当右派吗”“你想当反革命了!”稿件被新华社总社编辑部及时送到中央,周恩来总理看后专门批拨六亿斤粮食给江苏省的淮阴专区、徐州专区等地,大大缓解了当地的粮食困难。“文化大革命”中,因为这篇“为社会主义抹黑”的稿件,孙振被批斗,与他一起被批斗的江苏省省长惠浴宇说:“老孙,你为淮阴人民做了件好事,淮阴人民感谢你。这里不要你,淮阴人民要你。”⑤

1961年至1978年,孙振多次临危受命,先后担任新华社江苏分社、四川分社、上海分社和摄影部最高领导职务。不管在哪个地方工作,孙振都坚守自己的一贯原则:不伤害一个同志,不拉拉扯扯,不纠缠于鸡毛蒜皮小事,不自私,不问派别,精诚团结,做好新闻报道永远放在第一位。他所秉持的道义以及他的强大、宽厚和担当,受到共事过的人们深深尊敬。⑥

担任江苏分社社长期间,孙振经常犯所谓的右倾错误,气氛非常紧张。但是,他克服困难,坚持工作,采写了《是“差不多”还是“差得多”?》《红色农业科学家陈永康》《金书记和银厂长》等报道,很多被《人民日报》等刊用。他还积极参与组织了《司霞和孩子》《龙桥种》《春风又绿江南岸》《棉铃虫的王国》《刺绣姑娘顾文霞》等报道,在全国和当地引起较大反响。

1970年,孙振调任四川分社社长。当时四川是“文化大革命”重灾区,赴任途中,孙振在一首诗中写道,“不管翻腾千里浪,唯思乱处写新闻。”刚到四川分社,他就召集大家开会,宣布从当天开始所有人各就各位,一律上班,包括那些靠边站的人。他说,“大家全心全意工作写新闻,不工作我是要批评的,干部就是要干工作,新华社就是写新闻、拍照片,并且坚持一个业务方针,凡是搞派系争斗的单位我们不去采访,我们采访的都是坚持生产的工厂、农村,坚持上课的学校。”⑦主持四川分社八年,孙振一直都是这样,初衷不改、本色不变。

1977年年底,孙振调任上海分社社长。甫一到任,首先落实干部政策,把受迫害的记者编辑解放出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新闻报道。短短五个月时间里,分社报道工作就有了见好的苗头,记者们本着工作上要快不能等的精神,写了很多影响重大的新闻。

1978年4月,孙振调到新华社总社工作,任新华社党组成员、摄影部主任。当时“文化大革命”的残余在摄影部还很明显,孙振积极平反干部,大胆启用“有问题”的业务干部,提拔不受待见的刻苦钻研业务的知识分子,突破许多极“左”的条条框框,播发了《辽宁的毛人》《沉睡三千年的楼兰美女》《日本国鸟朱鹮》等一批过去被认为不讲政治的照片,开启了业务思想改革的先例。他积极推动大熊猫系列照片走进驻外使馆的展览橱窗,促成摄影部和国外联合出版画册。他提出底片要光盘储存,并借鉴美国、加拿大的照片档案馆模式,使得摄影部照片档案库成为独立的国家级照片档案馆,进一步健全了档案库图片资料收集和对外交流工作。他还通过多方努力,在中国人民大学办起了摄影班,为新华社培养输送了一批新闻摄影人才。⑧虽然孙振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日常领导管理工作方面,但他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新闻记者,绝不放弃动手写作的机会。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贴近实际、了解客观存在的问题,才能贴近群众、了解群众诉求,提高为人民服务的业务水平。这期间,他写作了歌颂改革开放的《南国报春花》《万千诸葛出茅庐》等新闻通讯,出版了《白宫内外》,该书集纳了他访美以后写作的散文和诗歌。

笔耕不辍写人生

1988年,孙振离休,离开了热爱的记者岗位,但他笔耕不辍,每天写作四五个小时。他整理了以前写作和发表过的诗词,于1999年出版了《余情难了集》;以78岁高龄学习使用电脑写作,2004年在互联网上开辟博客,发表杂文50多篇、诗词300多首,整理出版了《微园诗文集》;2012年又出版了《闲人真情录》,收录诗文350多篇。这些文章和诗词,或评论时政,或记录生活,或抒发情感,或回首记者生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史料价值,成为另一种时代记录。

2019年7月25日,孙振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注释:

①孙振:《我是新华社记者》,《微园诗文集》,2009年编印,第503页。

②孙振:《新华社选我当记者》,《真人闲情录》,2012年编印,第162页。

③孙振:《夜穿封锁线》,《微园诗文集》,2009年编印,第195—207页。

④孙振:《人民的褒奖》,见新华社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编:《老年生活》2011年第4期。

⑤孙振:《夜深暗自泪》,《微园诗文集》,2009年编印,第185—194页。

⑥⑦⑧孙振口述,陈小波整理:《又见今朝万众驰》,《摄影世界》2009年第5期。

(编撰: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