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 新闻史研究> 正文

“最前沿”的新闻战士 张结

2019-12-01 00:00·新闻史研究
分享至:
作者:雒悦

“最前沿”的新闻战士

1948年5月,年仅19岁的张结自河南大学文史系来到新华社工作。曾随新华社中原野战军陈赓集团分社经历了淮海战役,又任新华社志愿军三兵团分社、志愿军总分社记者,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报道。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以及多年的停战报道工作之后,张结又在越南、加纳、希腊、菲律宾等国家的分社度过了十余年的驻外记者生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新闻工作中,他以辛勤的汗水和饱满的热情为我国新闻报道工作书写了精彩的篇章。“羞夸壮岁逐秦鹿,宁付晚年伴蠹鱼。”张结的一生,始终在执行着深入采访、不惧困难的报道原则,始终以一份谨慎勤勉的工作态度奋斗在新闻岗位上,始终如一名勇敢无畏的战士一般记录着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淮海雪 梅关月 战地情

1929年,张结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家庭的熏陶下,自幼便喜爱诗歌等文学创作。然而身处那个战乱频仍、风雨如晦的时代,胸怀文学梦的张结意识到读书写诗的平淡生活也是一种奢求。于是在1948年春,就读于河南大学文史系的张结经中共地下党组织介绍来到豫陕鄂解放区,并且正式成为一名新华社豫陕鄂野战分社的记者。

当时的豫陕鄂分社的主要职责是报道陈谢集团的战斗足迹,张结到分社后主要负责编辑各旅来的稿件以及校对、刻印新华社总社发来的“参考消息”,以供纵队首长翻阅。经历了数月艰苦的行军生活后,张结被纵队政治部派往战斗部队锻炼,并亲历了素以战况惨烈、战争样式复杂而著称的淮海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张结随着所属的十三旅三十八团一路向徐州方向进发,目的是阻击、消灭从河南信阳地区千里赶来援助徐州守敌的黄维兵团。在多次的攻坚作战中,张结坚持白天采访战士们的作战情形,晚上则在战壕内找一个掩体席地而眠。时值隆冬天气,他身上除棉衣外只有一个军大衣御寒,时常一觉醒来时,身上已经覆满一层雪花。虽然条件十分艰苦,张结仍记挂着他的新闻报道工作。有一次他与战友在敌人的碉堡中摸黑搜到了许多办报用的纸张,满心欢喜地抱回了营地,不曾想这些纸张因为是军用地图又全部被收走了,可算是战地生活中令人哭笑不得的一段逸事。

淮海战役后,张结所在的新华社豫陕鄂分社随军队于安徽的东流、至德一带顺利渡江。渡江后张结与同事在江西的乐平县办了几天《新乐平报》,并采写了当地群众热烈欢迎部队入城的通讯。接着第二野战军四兵团解放南昌,张结又着手《南昌新闻》的副刊编辑工作。当时的《南昌新闻》受到了陈赓等军队首长的重视,之后在四兵团分社总结渡江前后的工作时,张结被记大功一次,并于194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他多年来的心愿。

南昌解放后,张结在分社的编辑组负责编辑发往总社的稿件,在分社离开南昌前往昆明期间,他还需每天手抄两份总社发来的“参考消息”,以供陈赓司令员和叶剑英总参谋长阅览。到达昆明后,分社的记者们便写了许多关于这一时期壮丽史迹的文章。张结由于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都和三十八团一营的营长张英才在一起,便写下了《张英才和他的钢铁营》一文,并在当地主要报纸上发表。昆明军区政治部在以后整理撰写张英才的英雄事迹时,认为这篇通讯虽然写作较早,但却最充分地反映了张英才在淮海战役期间的真实情况。

鸭绿江盈欢快曲 上甘岭染英雄血

1952年在朝鲜中部金化地区进行的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光辉战例。张结作为志愿军第三兵团记者组的记者,参加了上甘岭战役的部分报道工作。

志愿军三兵团分社成立于1951年3月,由曾任二野四兵团分社社长的穆欣、西南总分社记者李翼振、原二野总分社记者石峰、原五兵团分社记者谢芝麟和原四兵团分社记者和刚刚转到云南分社工作的张结组成,由穆欣任社长。他们于1951年5月初与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陈赓相继入朝。当时兵团所属的第十二军、十五军和六十军已先到达朝鲜,并参加了第五次战役的作战。张结当时主要去十二军采访,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就在他们进入朝鲜的一年多之后发生了。

10月底,张结刚刚采访了拔除由李承晚军“京畿师”一部驻守的一个山头的战斗,便随十二军一部赶到上甘岭前线参战,与正在那里的十五军部队和同事石峰会合。那时激烈的战斗已经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并已取得重大的胜利,张结等人从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及军参谋长张蕴钰处详细地了解到敌军的战略意图、战斗的主要过程和敌人遭受的重大挫败后,迅速采写了稿件《范佛里特在金化地区攻势的惨败》并发往志愿军总分社,稿件于11月20日由总社播出,《人民日报》迅即在头版显著地位刊出。由于当时急需一篇全面介绍战斗情况的稿件,所以这篇稿件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时期,张结目睹了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英勇作战并给予敌人毁灭性打击的壮观场景。经过多方的采访与长期的酝酿,他写下了《上甘岭前线的坑道战》《神勇的侦察兵》《朝鲜东海岸人民的礼物》等作品,并于1959年出版诗歌著作《最前沿的战士》,记录了志愿军英勇抗敌的光辉业绩,以及中朝人民真挚动人的伟大友谊。战争结束后,张结即调到志愿军总分社,和谢芝麟一起赶往英雄城市元山,报道了元山停战时的场景,紧接着又赶赴开城,开始了艰巨的一系列新任务。

在停战后的硝烟中继续前行

1951年冬,美方发表声明诬蔑朝中方面虐待战俘。在此情况下,新华社成立了战俘问题报道组并派往开城战俘交换处,以澄清事实并揭露美方对我方被俘人员的胁迫与虐待。

张结于朝鲜停战后便立即赶到开城,随组参加了交换战俘的报道。这是一次同西方世界进行的面对面的宣传战,对时效性要求极高。张结和同事们采访归来时,一般都要就着记者团团长普金办公室门口的写字台“现场办公”,常常连饭也顾不上及时吃。当时遣俘的工作在每天上午开始,他们需要先赶到板门店县城观看双方遣送和接收战俘的情景,下午才能根据线索到遣送回来的被俘人员住处作重点采访。有一次张结在一位志愿军归俘处了解到敌人胁迫他们的几种手段,却不曾意识到可以此为主题写成报道。后来普金同志敏锐地指出了这个问题,并指导张结迅速写出稿子,且稿子也迅速地被总社采用了。这件事使张结深深感到,一名优秀记者不但要勤跑,而且还要善于开动脑筋,增强新闻敏感度,这样才能及时找出对敌斗争的有利材料。

张结在这一时期迅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国际报道采访经验,当他于1954年回国后不久又主动请缨到越南采访奠边府战役。由于赶到越南时战争已经结束,于是新一轮艰巨而精彩的停战报道工作又开始了。

甫一开始,张结的采访对象就是被俘的法军奠边府司令:德·卡斯特里。那时的卡斯特里被越方安置在北部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原因是防止法军进行突袭把人救出。法军找不到的地方,张结和工作人员想找到自然也非易事。他们先是坐汽车,后又骑自行车,几十公里骑下来后脸上和手上都是血痕,有时还需推着车子走过表面崎岖且长满灌木的道路。当好不容易来到目的地后,又听说卡斯特里已经被转移走了。大家只好再原路返回赶到新的地点,才如愿以偿地完成了采访任务。当被问及战争失败的原因时,卡斯特里起初认为是由于中国的援助,但最后也不得不承认更为根本的原因是于他所进行的“是一场肮脏的战争”。这些宝贵的采访材料得来实属不易,张结随后又赶到双方交换战俘的现场,记录下了卡斯特里被遣返回去的场景,当晚飞速写下一篇报道,并被总社和《人民日报》采用。

在报道越南停战期间,张结采写了《法军战俘的感谢》《越南极南部人民的礼物》《访问光荣守卫河内的人民军部队》等通讯。他不断地总结经验,多方了解工作以做到胸有全局,并始终坚持新华社记者素来深入现场采访的优良传统。在越南参加报道工作期间,他有时还需要冒着危险穿越诸如山区密林之类的地方,随行的也仅是一名警卫、一辆吉普车和一支冲锋枪。然而张结认为这些和朝鲜战场比起来,条件已好得多了,所以他始终怀着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地完成了南定、海防和河内等越南主要城市的报道工作。那时,总社曾专门来电表扬接收海防和河内的报道,说它们在时效上压倒了法新社等外国通讯社,内容也比较充分,而当时法新社的记者对此事也是承认的。

1964年,张结又先后在加纳、希腊、塞浦路斯、菲律宾等国开始了驻外记者的生活。驻外生涯非常艰苦,当时又正值亚非的多事之秋,有时记者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张结将个人的安危放在一边,从事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尤其在希腊工作时,他还经常与使馆同志一起研究形势,撰写报告,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依据。

1982年,张结终于回到总社并担任了领导岗位。他先后任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代主任,1986年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他没有因为地位的改变而清闲下来,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考虑怎样才能搞好对外报道。“深入采访是记者的基本功”“驻外记者要尽量避免转抄外电和报纸的报道,增加独家新闻的比重。”“对外宣传要做到‘以我为主,有的放矢’”……这些都是张结时常教导年轻人的工作方法,也是他贯彻了一生的职业守则。这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用他的写作才华和笔耕不辍的勤奋精神,书写了半个多世纪的无悔人生。(编撰:雒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