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 新闻史研究> 正文

新闻创业不凡路 闵凡路

2019-12-01 00:00·新闻史研究
分享至:
作者:王会

新闻创业不凡路 闵凡路

闵凡路,祖籍山东临沂,1934年9月30日出生于吉林省柳河县,1957年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毕业,进入新华社工作。他把青春、热血、智慧、生命与新华社紧密相连,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全身心投入。特别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围绕新华社发展重心,主导创办了《半月谈》《新华每日电讯》,并开创了新华社电视音像事业,谱写了自己的创业三部曲,走出了一条开拓进取路。

创办《半月谈》 打造中华第一刊

1980年1月,时任新华社辽宁分社副社长的闵凡路接到总社通知返京。社党组决定让他参加筹办时事政治期刊《半月谈》并主持编辑部工作。此前,闵凡路在新华社工作了23年,干过翻译、编辑、记者,从参考新闻编辑部俄文组、《参考消息》组、苏欧组,在社总编室、黑龙江分社、辽宁分社,经受了多岗位历练。他不乏底气,领下了任务。

创业不易,创业之初尤为艰难。当时《半月谈》编辑部只有一间空荡荡的办公室,六七个人,一部电话,几张桌椅。社领导的信任期望,基层读者的需求渴望,促使闵凡路横下一条心,“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他奋力争取下,编辑部人员很快增加到十几名,一些设备到位。大家铆足一股劲,夜以继日忙,从组稿、编稿、写评论,到划版样、校对、联系印厂和邮局,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全力以赴,编辑部电话铃声不断,灯火彻夜长明。①1980年5月10日,双色封面、32开本、48页的《半月谈》创刊号正式问世,邮局征订29万份。初创就有如此成绩,已经很了不起。但闵凡路期望得更高,追求得更高。他立志靠团队的奋斗、刊物的质量赢得读者,赢得未来。读者至上、质量第一,成为《半月谈》的办刊信条。编辑部时刻牢记读者群在基层,一切从基层读者的需要、兴趣、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出发,围绕他们最关心又不太清楚的问题想题目、找线索、做文章,解答读者疑难,介绍有益知识,与读者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半月谈》推出“爱国主义讲座”,开辟“政策百答”“读者信箱”,开展关于建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农民是否可以买汽车、“后门”现象大家谈等讨论,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闵凡路最早策划推选年度国内、国际十件大事,国内、国际十大新闻人物,其他报刊纷纷效仿。他撰写了一百多篇特色鲜明的评论,在实践中成长为一位评论家。

闵凡路逐渐形成自己的“大编辑部思想”,那就是依靠社会、依靠群众办刊。他和李峰、叶佐标、于有海等同志一起用10年时间(1982—1992),建立了一支近500人的通讯员队伍,遍及全国各地、市,还在中央各部委和总社各编辑部聘请了80多名特约记者。这个庞大网络承担着反映情况、提供稿件、宣传发行等职责,成为《半月谈》事业起飞的重要一翼,被称为办刊“秘密武器”。②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5年时间,到1985年,《半月谈》发行量就达到500万份,在社会上、在读者中声名鹊起。随后创办的《半月谈内部版》《时事报告》《时事资料手册》,都在很短时间成长为有影响的大刊。到1992年,闵凡路调离《半月谈》时,杂志发行量达到724万份的峰值,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江泽民、陈云、李先念、杨尚昆、彭真、习仲勋、薄一波、徐向前等多位中央领导同志题词鼓励。

1992年8月,闵凡路调离《半月谈》,担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国内部主任。他在后来撰写的《半月谈赋》中写了这样一段话,评价《半月谈》事业:

上世纪八零年春天,余参与创办《半月谈》,凡一十三年。亲历其播种、耕耘、收获,学步、起跑、登攀;品尝其创业之苦、探索之辛、成功之甜;目睹其风生水起、潮涨潮落、惊涛拍岸。

光阴荏苒,星移物换。《半月谈》与改革共生共长,与百姓同苦同甘。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伟业宏愿。华夏刊林八千树,燕山秀木一枝妍。三十而立成壮汉,荣膺中华第一刊。③

创办《新华每日电讯》 奠定中央主流大报根基

今天,《新华每日电讯》是知名中央级新锐主流大报,发行量稳定超百万,内容涵盖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深度报道,涉及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以权威、丰富的新闻资讯赢得广大读者喜爱,享有“一报在手,便知天下”的美誉。闵凡路,正是这份报纸的创办人。

早在1992年5月下旬,时任《半月谈》总编辑闵凡路提出,国内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新华社的《新华社新闻稿》应顺应时代发展改办成一张报纸。这一建议得到新华社决策层同意,胡乔木、吴冷西等新闻界老同志支持,当时主管新闻宣传的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也同意,在党的十四大后创办《新华每日电讯》。④

这一重任又落在了闵凡路肩上。他刚走马上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国内新闻编辑部主任,正在组织指挥党的十四大报道。忙完十四大报道后,他立即投入筹办《新华每日电讯》。条件还是非常简陋:新闻大厦一间办公室,人力和资源有限。没有任何抱怨、退缩,闵凡路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在闵凡路的主持下,从国内、国际、对外、体育新闻编辑部等部门抽出一些人力,经过三四个月的紧张筹备试刊,1993年1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正式诞生。从此,新华社有了自己的新闻日报,新华社绝大部分报道都可以在这份报纸上得到完整、直观展现。新华人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喜悦之余,闵凡路面临一个难题:报纸的及时投递。报纸全国发行,初次征订数11万份,平均每个省仅仅三四千份,设立分印点必将占用大量资金,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投递,那么报纸的新闻价值几近于无。闵凡路思考再三,请示社领导后,毅然决定,贴钱也要多设一些分印点。如今,《新华每日电讯》发行量超百万份,当初设立的各个分印点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报纸试刊期间和正式创办初期,身兼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和《新华每日电讯》负责人的闵凡路,晚上同筹备组人员一起编报,亲自动手选稿、审稿、做标题、定版样,讨论研究刊登什么、如何刊登才能使版面吸引读者;白天则要处理国内新闻编辑部日常工作。他参加了党的十四大、“大江截流”等重大报道的组织指挥,撰写了《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走势》等评论文章,合作采写了《迈向新世纪的伟大旗帜》《长风破浪会有时》《大江的宣告》等一批有影响的新闻述评,一些作品获新华社好稿奖、“大江截流”新闻报道一等奖和全国人大新闻报道荣誉奖。

《新华每日电讯》的成功创办,离不开闵凡路的开拓创新与艰苦创业,这种精神已成为他人生的闪光点。但闵凡路很谦虚,把功劳归结为各个部门尽显其才,认为“着眼于知识与人才的集聚,才可以富甲天下,无可匹敌”。

适应媒体发展新形势 创立新华电视音像

1998年7月,闵凡路办了退休手续,但新华社领导为他安排了一个特别的岗位——新华社音像新闻编辑部顾问。原来,闵凡路对电视音像领域也涉足较早、很有见地,参与开创了新华社的电视音像事业。

早在1991年年初,海湾战争爆发,苏联东欧剧变,国际形势动荡不安。李瑞环同志提出,为使群众了解形势,新华社可组织一些记者作国际形势报告,先在北京和中央国家机关试讲,然后制成录像带发往全国。穆青社长把这项任务布置给闵凡路、姚云、王崇杰、芮英杰、李长久5位同志。闵凡路回到《半月谈》后立即行动起来,召开编委会讨论,并从杂志社抽出两名年轻编辑,与通信技术局声像室合作拍摄制作《半月谈时事报告音像版》,首期节目,便是闵凡路主讲的《世界的变动与中国的机遇》。穆青审看后特别兴奋,一个劲地说,好,真好。首期录像带发行1500套,在全国反响强烈,一炮打响。此后,《半月谈》成立了电视部,闵凡路既是策划人,也是主讲人,先后主讲了《苏联解体——历史的悲剧》《九十年代世界商战》《闵凡路谈世界形势》等专题。⑤

1991年8月,闵凡路等人策划与烟台电视台合作创办了《国际时事半月谈》电视专题节目,以新华社从事国际报道的记者、编辑为主讲嘉宾,以新华社公开报道方针为口径,对国际重大事件及问题作分析、点评和阐述,配以电视画面和驻外记者电话录音,制成15分钟的电视片。12月,该节目在全国一百多家城市电视台播放,均取得很高收视率。后来节目依次改为《每周世界风云》《世界风云》。这种电视节目形式在当时中国电视界实属首创,极具开拓性、影响力。其中给新华社驻外记者打越洋电话这种采访形式,在当时还是很新颖的。⑥

《半月谈时事报告音像版》《国际时事半月谈》《每周世界风云》节目的创办,为新华社电视音像事业作了很好的铺垫。1993年新华社音像中心(现新华社音像新闻编辑部)成立,这个直属总社领导的音像机构,就是在《半月谈》电视部与通信技术局声像室合并的基础上创建的。

1992年调离《半月谈》后,闵凡路仍然关注电视事业的发展,继续担任《世界风云》节目主持人,担任社副总编辑期间还分管新华音像中心业务。担任音像新闻编辑部顾问后,他保持开拓进取精神,参与创办《60分钟杂志》《今日财经》《参考消息音像版》《天下天天谈》等电视栏目,主持策划《今日世界》(10集)、《百年百事》(100集)、《思想解放史录》(12集)、《大使》(42集)等大型电视音像系列片,一些栏目在全国都很有名气。可以说,闵凡路职业生涯后期对音像事业倾注了很多心血,也产生了深厚感情。

三个领域三番创业,三次成功三回升华。回望走过的路,闵凡路无愧于党,无愧于社,无愧于心。他以独有的毅力、智慧、胸怀、勇气,将“奋进之风帆,高高扬起;理想之征程,步步阶梯”⑦,走出了人生不凡路。

注释:

①②闵凡路:《<半月谈>初创的十三年》,《中共党史资料》,2009年第2期。

③闵凡路:《<半月谈>赋》,《闵凡路辞赋集》,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第39页。

④蔚建民:《在创业中铺就不平凡路——记新华社原副总编辑闵凡路》,《军事记者》,2003年第9期。

⑤⑥闵凡路:《新华电视音像的创立与变迁》,《新闻业务》,2006年第39期。

⑦闵凡路:《乐天赋》,《闵凡路辞赋集》,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第43页。

(编撰: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