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 国家高端智库> 正文

“为人民服务”是当代中国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

2022-11-16 14:28·“红厅论坛:读懂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主题研讨会
分享至:
作者:苏傲古

在北京中南海,正门位置有一块影壁,上面刻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这一理念是理解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当代中国治理体系所需的重要基础。最近,习近平主席谈及中国治理体系时,引用了古圣先贤的名言“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点——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为人民造福的事业。2021年,中国宣布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过去十年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众所周知,中国在过去40年里使超过8.5亿人摆脱贫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减贫成就,得到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认可。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上个十年末,中国一些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2019年,北京市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82岁,而华盛顿降至77岁。这一统计数据已经足够惊人,但后续发展更出人意料。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美国,这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晶,这一成就不仅应该令西方瞩目,也应该令世界瞩目。

第三,系统全面的方法论。在过去的70年里,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发展至今,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最广的高速铁路网和不同领域的尖端技术,这有赖于创新的发展理念、前瞻性思考和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中国在各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在过去十年中提高7.2个百分点。

第四,保持自身特色。鉴于过去几十年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一些国际分析人士可能会认为,中国是在倡导本国发展模式,或试图说服其他国家效仿。但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国情。一个国家不考虑本国国情而试图照搬外国模式是不明智的。中国依靠自己的历史、科学和文化,包括政治文化,一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定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核心术语,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领导人再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而是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第五,灵活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正如习近平主席最近在中共二十大上所说的那样,“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他的这番话是对中国所走的成功道路的高度认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从世界舞台边缘稳步迈向舞台中央,体现了不断前进的毅力和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信心。(作者系西班牙埃萨达商学院教授、“与中国对话项目”负责人)

(本文摘自作者在“红厅论坛:读懂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上的发言)